首页<金昌榜样

【身边的榜样】全国最美公务员刘韶华苦心操劳三千日夜 诠释金昌社区工作者为民情怀

来源: 发布于:2021-01-07 16:16

  冬日的夜晚总是匆匆降临。
  2020年12月17日晚8点,寒风中,夜幕笼罩着永昌县城。这个时间,是大部分人家晚饭后出门遛弯的时候,但在城关镇泰昌花园居民小区刘韶华家,才开始做晚饭。忽然一阵电话铃声响起,刘韶华立即将手中的炒勺递给一旁的丈夫,不一会便急匆匆出门,快步消失在寒风吹彻的夜色中……
  


  
  刘韶华,是永昌县委组织部二级主任科员,全国“最美公务员”。她刚刚卸任永昌县城关镇永福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2020年是她在永福苑社区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也是最后一个年头。在这十年里,她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为了尽快解决社区居民的突发问题和困难,在天黑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又有多少次将那柄炒勺递在丈夫手里,匆匆出门。
  群众心中的“主心骨”
  2020年春节前几天,因天气寒冷,社区一栋住宅楼的上水管道被冻裂,导致整栋楼居民断水,并造成路面大面积结冰,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正在休假的刘韶华得知消息后,当即放弃休假赶赴现场,带领社区干部清理结冰路面,并立即协调居民代表和住建、供排水工作人员到现场处理。经过专业人员检查,短时间内维修管道存在较大困难。眼看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居民生活用水无论如何也不能停,她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顶着寒风与专业人员寻求解决办法。



  经过一昼夜加班加点施工,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看着水龙头“哗哗”地流出了自来水,一位居民抓着刘韶华的手激动地说:“太感谢您了刘书记,要不是您的辛劳付出,这个年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了!”谈起这件事,刘韶华仍然记忆犹新:“听到这句话,我很受鼓舞。在那一瞬间,我真正认识到了社区工作的价值。正是老百姓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肯定,才激励我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服务人民的责任,乐于奔波而无怨无悔!”
  正是刘韶华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一次次冲锋在前,群众的生活问题一次次得到妥善解决,才使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刘韶华也成了居民群众大事小事的“主心骨”。在刘韶华以身作则积极引领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实现了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了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社区党建新模式,成功搭建起了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困难群众的“好家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最是细节见人心。刘韶华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社区的“活电脑”“活地图”,这得益于她刚来社区工作时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本,这个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社区的大事小情:张奶奶最近腰腿又疼了,需要尽快安排社区医生对接服务;刘某两口子最近闹矛盾,社区调委会要随时关注、及时介入……事无巨细,清清楚楚,每一件事她都认真记录、及时解决。
  刘韶华所在社区里有一名重度精神分裂症患者邹某,一直与老母亲相依为命。老母亲去世后,邹某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成了孤苦伶仃、到处流浪的“疯子”。社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邹某送到精神病院治疗,但因邹某无亲属照看,精神病院拒绝收治。于是刘韶华主动承诺照看邹某,从此担负起了对他的监护与照顾。
  谁知这一承诺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间,每到逢年过节,刘韶华便组织社区干部前去探望,为邹某洗头理发、换洗衣物,悉心询问他的日常生活,主动疏导情绪,让邹某感受到了家人般的关怀。邹某也成了刘韶华以及永福苑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牵挂,什么时候该给他送衣服了,什么时候该交医药费了,入冬该给他买棉衣了,袜子该更换了……这些原本只有家人才记得住的琐碎小事,刘韶华从不曾忘记。自从邹某入院治疗后,为了照料邹某的生活,刘韶华常常顾不上家人,女儿和丈夫总是抱怨她天天不着家,这不禁让刘韶华感到自责而无奈。
  终于有一天,丈夫决定带上女儿,陪妻子一同探望邹某,见见妻子这位神秘的“家人”。谁知刚一走进病房,邹某便从病床上跳起,兴奋地叫着“我家里人来看我啦!”目睹着邹某对刘韶华如亲人般的信任和依赖,刘韶华的丈夫和女儿不禁流下了感动的热泪,从此便经常陪刘韶华看望邹某,一家三口如今都成了邹某最亲近的“家人”。
  在一次入户了解中,刘韶华得知社区内有位双耳失聪的独居退休老人,大家都称她为“聋奶奶”。因为儿子工作忙,平时无人陪伴,常常感到孤独无依。刘韶华便主动邀请“聋奶奶”常来社区转转,并用纸笔与“聋奶奶”进行思想交流。
  每当看到“聋奶奶”心事重重地来,又高高兴兴地离开,刘韶华像是分享了“聋奶奶”的好心情,感到轻松而欣慰。她总是叮嘱社区工作人员:“我不在的时候,你们也要多陪陪‘聋奶奶’,老人家独自生活不容易,你们一定要多关注她的生活起居。”就这样,“聋奶奶”成了社区的常客,每次来到社区,大家都亲切地簇拥着她,大家都早已是“聋奶奶”的“家人”。
  疫情防控的“铁战士”
  2020年年关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汹涌袭来。在全国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刘韶华也于除夕当夜正式参战。年三十的晚上,镇党委一个紧急通知,立即把正在为家人精心准备年夜饭的刘韶华,从厨房召唤到了疫情防控的战场上。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一名党员,只要组织有号召,我必定第一个响应。”刘韶华说在前面,更做在前面,她强忍着因感冒引发变异性哮喘导致的身体不适,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第一时间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奔波、坚守,为辖区居民筑起了一道道安全屏障。
  在永福苑社区1.5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分布着8个居民小区、30个零散楼栋、32院平房,居住着3356户10338人,人员密集而结构复杂,她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发动辖区17个共驻共建单位的528名党员干部、36名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在居民小区、零散楼栋设置监测点12个,24小时进行值守,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少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常开窗户多通风……”每天一大早,总能听到她拿着大喇叭在小区楼下、大街小巷不厌其烦地向群众“喊话”,再寒冷的天气也无法阻止她出现在街头;从新疆回来的张某一家三口被居家隔离,家里缺米少盐,刘韶华马上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购买米面、清油、蔬菜等生活用品送到家门口;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冒着严寒在监测点执勤,她又自费为每一名执勤人员买了“暖宝宝”,还细心地为女干部购买了“暖宫贴”……
  这一个个暖心的小举动,温暖了居民群众的心。社区里经营商店的居民白玉兰打电话给刘韶华:“书记,您为了我们的生活便利不顾自身病情,我们大家都很受感动。我愿意捐出店里所有的商品,助力社区疫情防控,为大家加油,为中国加油!”这充满力量的一句话,成为了刘韶华践行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保一方平安的最好印证。
  文明实践的“小板凳”
  “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大家早上好!我们是永福苑社区‘小板凳’志愿者。今天天气晴朗,我们来这里为大家讲述身边的感人故事……”每到星期五,刘韶华便带着永福苑社区的“小板凳”志愿服务队,和社区居民一同坐在树荫下,为居民们讲解大伙儿最关心的党的理论、惠民政策、模范事迹、法律法规。
  2019年7月,刘韶华注意到社区理论宣讲存在场地受限、宣传形式单一、宣传效果不佳等问题,她积极征求居民意见,又多次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共同讨论理论宣讲的新模式、新点子,最终带领20多名社区志愿者组建了“小板凳”志愿服务队,主动走出社区,用居民乐于接受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讲脱贫攻坚、谈形势政策、说变化成就,还时常在居民楼下和社区群众谈心聊天。


  “小板凳”志愿服务队先后宣讲45场次,惠及居民超4000人次,为居民群众办实事20余件,实现了由过去居民“跑腿”听报告向干部入户“拉家常”的转变,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一位社区干部在惊喜于“小板凳”志愿服务队的超高人气之余,也由衷地感叹道:“‘小板凳’志愿服务队不仅成为了基层党组织与居民群众之间的‘传声筒’和‘民意箱’,更是居民群众的‘贴心人’,真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勤耕耘,无不流淌着刘韶华对社区工作的点滴情怀。2020年11月,刘韶华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最美公务员”。她是千千万万基层社区工作者的缩影,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用心系群众疾苦、关注群众安危的情怀,以最朴素的心做着最平凡的事。
  一心为民、不负韶华,刘韶华始终如一的不灭热情,诠释了“最美公务员”厚重的内涵,也让基层社区工作者变成了一个闪亮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