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示公告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金昌市拟推荐人选公示

来源:文明金昌 发布于:2023-11-26 12:55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金昌市拟推荐人选事迹简介

 

、敬业奉献(2人)

 

 

潘从明  男,汉族,1970年9月生,中共党员,党的二十大代表,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特级技师,有色冶金正高级工程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甘肃省技术技能领域拔尖领军人才,西北地区首位个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线产业工人。

自参加工作以来,潘从明始终扎根生产一线,潜心钻研贵金属的冶炼提纯技术。27年来,他坚持用一百分的严谨、专注、务实和精益求精,只为达到“万分之一”的核心目标,他乐于实验探索、专于技术创新,从普通技校毕业生成长为高技能的国家级工匠,刻苦钻研,能从铜镍冶炼“废渣”中同时提取8种以上稀贵金属。他发明的“颜色判断法”作为铂族金属精炼师的“绝技、绝活”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大国工匠”栏目向同行推广,是凭溶液颜色就能准确判断99.99%产品纯度的传奇工匠。他主创的“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解决了传统生产工艺流程长、贵金属回收率低、成本高等难题,拥有国家授权专利43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21篇,著作2部。他还致力于各类贵金属一、二次资源物料清洁、环保、高效处理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以及贵金属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打造集技术性、操作性、创新性为一体的贵金属人才队伍,为储备大量人才推动金川贵金属冶金技术进步积极贡献力量。

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全国最美职工、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度“中国好人榜”好人、“甘肃好人榜”好人,2021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第八届甘肃省道德模范,第六届金昌市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徐文国  男,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金昌市永昌县东寨镇下四坝村五社村民。

他早年跑过运输,搞过餐饮,积攒了一定资金后,2001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回乡植树造林,开始第二次创业,承包荒滩荒地植树造林,迈出了致富家乡的第一步。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和另外两个合伙人在荒滩荒地开始种树,走上了与“绿”为伴的日子,过着低碳的生活。当年探索种植了苗木与小麦间作地100余亩,之后他通过转让经营的方式独家经营该林地。他努力学习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积极报名参加各类培训班,在他的精心管护下,小树苗茁壮成长,为家乡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截至2023年,徐文国同志累计完成植树造林2000多亩,栽植各类树木40多万株。20余年持续为家乡生态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曾荣获全国种粮售粮大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家庭甘肃省“最美低碳环保家庭”“文明家庭”“第四届最美人物”、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提名奖金昌市“文明家庭”“最美低碳环保家庭”2023年度“金昌好人榜”好人等荣誉称号。

 

二、助人为乐(2人)

 

苗星新  女,汉族,1956年6月出生,群众,金昌市大爱无疆公益协会会长,金昌市金川区金川路街道金阳里社区居民。

苗星新经历坎坷,命途多舛,但她自强自立,常怀感恩之心,积极回馈社会,1975年,年仅17岁的苗星新在皋兰县和平乡地拉牌村插队时便走上了热心公益之路。她不仅以一己之力帮助了很多人,而且在2010年发起组建了金昌市大爱无疆公益团队,凝聚了涵盖教师、军人、公务员、律师、大学生、医生、专业心理辅导师、工人、农民等群体爱心人士400多人。一直以来,她以“坚持公益理念、彰显互助美德”为宗旨,带领团队在省内各个市州及青海西宁、湖南祁东县、云南灾区等省外地区,开展扶危济困、助学扶贫、灾区救援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捐赠价值36万的口罩、棉被、红外体温计等抗疫物资。截至目前,团队累计服务时长达16万多小时,直接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累计筹措和发放救济物资价值1300多万元,仅个人累计捐款达14万元。在她的带领下,金昌市大爱无疆公益协会先后荣获全国十佳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全国先进集体、甘肃省十佳优秀团队、甘肃省优秀志愿者团队,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曾荣获全国百优志愿者、爱心大使,2020年度“中国好人榜”好人、“甘肃好人榜”好人,甘肃省“最美志愿者”“十佳最美志愿者”,第七届金昌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张有学  男,汉族,1947年9月生,中共党员,金昌市金川区桂林路街道宝林里社区居民、第八网格党支部书记。

张有学是一名有着44年党龄的老党员,1997年退休以来,他始终秉持“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精神,组建和带领200多人的“银发”老年志愿服务队义务为辖区居民磨剪刀、理发、修理小家电,擦洗周边公共设施,26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无怨无悔,赢得群众一致好评。他先后组建150多人的社区文艺小队、兴趣小组,积极举办公益演出,丰富老年人生活,有效推动社区形成了邻里关系融洽,邻里互助蔚然成风的良好风尚。2020,张有学浙江嘉兴旅游瞻仰了中共“一大”召开地,被伟大的“红船精神”深深感染。回来后,他邀请三位好友历时近3个月,按比例制作了一艘长3米、高1.1米、宽0.75米的“红船”模型,为全市庆祝建党100周年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如今,这艘“红船”陈列在金昌市博物馆,成为了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展品。张有学主动深入学校、机关、企业、军营、社区宣讲党史、“红船精神”20多场次,积极传播党的好声音,聆听人数达1万余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船精神”讲解员。

曾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甘肃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23年度“甘肃好人榜”好人,2016年度“金昌好人榜”好人等荣誉。2021年3月6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甘肃金昌张有学:让学雷锋成为新风尚》为题,用2分37秒报道了张有学的先进事迹。

、见义勇为(1人)

 

 

陈兴财  男,汉族,1980年7月生,中共党员,永昌县焦家庄镇陈家寨村五社村民。  

2023年7月28日,一名男子不慎坠入永昌县二坝水渠,正在附近休假纳凉的陈兴财听到呼救后立即驾车向下游追去。此时,落水者已被水流冲至北海子村九社的分水闸处。因分水闸周边设有钢丝围栏,无法进入带着绳索顺着分水闸围栏爬上旁边的围墙试图用绳落水者救起但落水者已无力抓住绳索,几次营救都未成功。这时陈兴财看到分水闸口的栅栏没有拉下来,水渠中水流湍急,虽然落水者抱着闸口的柱子,但已精疲力尽,多半个身体已被冲出分水闸随时有再次被冲走的危险。危急时刻,陈兴财顾不上自己不会游泳且血压偏高的身体状况,毅然跳入湍急的渠水中,紧紧搂住落水者,奋力向水渠堤坝托举最终在群众帮助下成功将落水者救出陈兴财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使命和担当,凸显了勇气的分量、善行的价值,传播了正能量,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与广泛赞誉。

曾荣获2023年度“甘肃好人榜”好人、“金昌好人榜”好人,永昌县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荣誉称号

、诚实守信(2人)

 

陈泰山  男,汉族,1962年10月生,中共党员,金昌市永昌县水源镇方沟村五社村民。

1993年3月,陈泰山无意中听到武威市凉州区洪祥镇高头沟七社孤寡老人厍全川生活特别困难的事情后,骑着单车,经过多方辗转打听,找到了厍全川。看到厍全川独自一人生活在极其简陋的一间草棚房内,衣衫褴褛,陈泰山的眼眶湿润了,他说“跟我走吧,以后我来照顾你”。随后,陈泰山把厍全川带到自己家中,给买了新衣服,置办了新床被,无微不至照顾起了厍全川衣食起居。陈泰山的儿女也把厍全川当做亲爷爷一样看待,他们小的时候,走到哪里都跟着这位厍爷爷,逢人就给大家说:“爷爷是多么多么地喜爱自己”,每每听到这些时,老人都热泪盈眶。老人感动在心里,孩子喜欢在脸上,左邻右舍称赞在口碑30年,在陈泰山一家的悉心照料下,已经80厍全川,穿着干净,身体健康深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陈泰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着一共产党员的初心赢得群众的交口称赞。

曾荣获2022年“中国好人好人、“甘肃好人好人,第八届金昌市道德模范,2021年度“金昌好人好人等荣誉称号

 

康永文 男,汉族,1952年9月生,群众,金昌市金川区桂林路街道宝星里社区居民。

2000年,下岗失业后的康永文夫妇受托照顾一个未满3个月的女婴,孩子的父亲原本承诺按月支付生活费和寄养费,不料自此杳无音信。被托付的女婴体弱多病,从未吃过母乳,需要细心照料抚养,自己3个孩子也正处在长身体的年龄,大量的生活开支使康永文一家的生活不堪重负。但是看着幼小而无辜的婴儿,康永文夫妇毅然决定无论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把孩子抚养成人。23年来,康永文夫妇俩坚守自己的承诺,像对待亲生孙女一样悉心呵护孩子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长。在康永文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和精心照料下,孩子茁壮成长,学业有成康永文实际行动诠释了“一诺千金”的真谛,用善良和爱心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最美的乐章他的善行义举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

曾荣获2022年度“甘肃好人榜”好人第七届金昌市道德模范2018年度“金昌好人榜”好人等荣誉称号。

、孝老爱亲(2人)

 

李克瑞  男,汉族,1956年11月生,群众,金昌市金川区北京路街道金冶里社区居民。

2001年,李克瑞的妻子因一场意外的车祸造成脊椎中枢神经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原本其乐融融的一家陷入深深的困境。面对妻子的伤心欲绝和2个孩子们的痛哭,李克瑞毅然独自承担起了照顾全家的重担,他一边认真工作,一边悉心照料病重的妻子,一边精心抚育2个孩子,每天凌晨5点起床给妻子按摩护理、擦洗身体、端屎端尿,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家务后做早餐,然后去上班。20多年来,李克瑞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吃过一顿安稳饭。为了防止妻子的肌肉萎缩,他用省吃俭用节省的钱购置材料,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康复器械,帮助妻子做康复治疗。夏季和天气较热时,他每天间隔2小时就要给妻子做一次全身护理,有时一整天都休息不了,尽管累的腰酸背痛,甚至直不起身来,但看到妻子安详的表情和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他的心里充满了温馨。为了能让妻子取得较好的疗效,他一有时间就到处寻医问药,扎针、按摩、敷药,不管药有多贵但凡有一点效果他都会尝试。在李克瑞悉心照顾下,妻子身体状况有所好转,逐渐恢复到可以坐在轮椅上出门活动。李克瑞以顽强的毅力和艰辛的付出,帮助妻子重拾起生活的信心,让全家人又回到了幸福、祥和的生活,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好男人”“好丈夫”“好父亲”的责任和担当。

曾荣获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甘肃省“文明家庭”“最美家庭”,金昌市“文明家庭”“最美家庭”,2018年度“金昌好人榜”好人等荣誉称号。

 

徐志莲  女,汉族,1965年4月生,群众,金昌市永昌县焦家庄镇梅家寺村七社村民。

徐志莲兄妹四人,其中大哥徐志生、二哥徐志喜、三哥徐志良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全部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别人的哥哥是妹妹的靠山,她却要为三个哥哥撑起一个家。随着父母的先后离世,最终照顾哥哥们的重担落到了已经出嫁的妹妹徐志莲身上。她和丈夫刘廷祥,开着拖拉机,带着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把“家”搬到了娘家,开始了和哥哥们相濡以沫的生活。由于徐志莲的小儿子正在县城读小学,大儿子在城里务工,为了照顾两个儿子,徐志莲只能城里乡下两头跑。家里有了事情,徐志莲就把孩子委托给别人,她赶紧回家处理事情。平时,哥哥们由丈夫刘廷祥照顾。农闲时,刘廷祥白天要去附近的矿山上班,晚上回来还要给三个大舅哥做饭,有时候还要处理他们惹出来的祸事。很多时候,家里的活,他本来不想让大哥徐志生去干,但他偏偏喜欢去干,结果就是帮倒忙,刘廷祥还要干第二遍。天性善良的他,从不高声大气地责备做错事的大舅哥,也不埋怨妻子给他带来的麻烦。二哥徐志喜,看到妹夫很辛苦,有时候会给他做饭。这样的饭,在别人看来是难以下咽的,可是他却丝毫不嫌弃,和哥哥们一起吃得干干净净。如今他们住在新房子里,在妹妹一家的照顾下,吃得饱,穿得暖,过着平静的生活。

曾荣获2016年度“中国好人榜”好人、“好人365”第821期封面人物,“工行杯”感动甘肃.陇人骄子2016年度人物、第五届金昌市道德模等荣誉称号。